新闻中心

《中国教育报》:艺术,在5月校园里行走

发布时间:2015-05-25 浏览量:

艺术,在5月校园里行走
 
 
 

    湖南工大 供图

    钱学森说:“正因为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能够避免死心眼儿,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因此,大学教育必须把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及创造能力的人。5月,正是大学校园艺术节盛开的季节。本期,我们把目光投向正在大学校园里行走的艺术。——编者

出镜高校:中央美术学院

在平民百姓中问得审美本原

    ■通讯员 徐新立

    “春暖小岗”,一个亲切又温暖的词语,这是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二年级师生们开展的“农村家庭审美调查”的项目名称。日前,23位师生带着旨在建立艺术与乡土、乡民广泛对话的使命,踏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用艺术的真诚敲开老乡家的门。

    如何与村民对话,让来自学府的艺术春风化雨般融进乡村,成为初到小岗村的学生要学习的第一课。

    “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跟老乡们交流,当地人也没法理解我们是要做什么,被拒绝是很经常的事情”。回想起初入小岗村的窘态,学生还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大爷,我们是中央美院的学生,先来给您家里拍张全家福,明天把照片洗好了,再给您送来。”在小岗村,实验艺术学院的学生背起了相机,成立了“农村摄影队”,白天拍摄,晚上连夜修图打印,从北京一路带去的彩色打印机、扫描仪、塑封机等,成为敲开老乡家大门的一组金钥匙。

    “不孬不孬”“比外面照相馆照得好,我们就喜欢在自己家院子里的照片”。还有一些老人找出来远在外地的孩子寄来的照片,请学生通过“艺术”把自己和孩子的合影放在一起。就这样,门外的摄影师,被老乡们迎进了堂屋,徘徊在“十字街头”的青年艺术家,与老乡拉起了家常,迈过了学院艺术与农村乡土之间的鸿沟。

    “艺术要真诚,青年艺术家更要真诚。”带队教师汪东升鼓励学生,“通过这次下乡考察,大家开始懂得,真诚是建立艺术家与社会对话,从而形成自我艺术语言的不二法门。”艺术还乡,不是通过高铁、公路带着艺术家简单实现经纬度的转化,而是要用一颗质朴的心去做事情,做艺术家能做的事情。

    在中国传统神话里,有一种可以自动生长的土壤,叫作息壤,曾被大禹用来治水。在小岗村的6天时间里,师生挨家挨户,如探宝一般,为在50多户老乡家中发掘出来的各种民俗物件拍摄,还写下那些与家庭历史有关的故事。这些物件也成了学生思考和创作的艺术息壤。学生开始意识到,乡土文化中蕴含着艺术生长的营养,在许多看似普通的细节和小物件里,流淌着我们民族对于美的传承。

出镜高校: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小品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通讯员 吴奕

    “这是我们闺蜜之间的故事。闺蜜是你还没睡时,她也别想睡的人;闺蜜是别人恭维你时,敢变成毒舌泼你冷水的人。闺蜜是这个世界上另外一个自己……”

    舞台上音乐响起,女大学生阮洋每次说起这段话,都会落下泪来。日前,她主演的小品《闺蜜新时代》获得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第二届相声小品邀请赛一等奖。这场演出,清纯的阮洋颠覆形象,扮演了一个妩媚可人的女神,她说这是献给自己的一场毕业秀。

    阮洋是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大四“学霸”,考上了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临毕业了还有一个舍不得退出的社团——晓言相声小品俱乐部,因为在舞台上表演小品让她感觉自己的人生很精彩。“江大相声小品哪家强?能动学院找晓言”。这个由指导老师董晓言命名,仅招收能动学院学生的俱乐部,成立八年多时间,常驻会员80余人,每学期排练七到八个节目,每年参演校级大型演出、比赛20余场。

    传统印象中的理工科学生,要么呆萌,要么高冷,身上会有这么多艺术细胞吗?董晓言说,在理工科学生中搞个艺术类社团,确实很难,特别是在能动学院,80%的学生来自偏远地区,男生多,女生少,女生里又是女汉子居多。但是,理工科学生有着迫切展示自己的愿望,而且他们都是认真的主儿,一旦喜欢上了艺术表演就非常执着。

    只要普通话说得有点标准,身上有那么一点点闪光之处,董晓言就会把学生拉进俱乐部。他们用相声和小品写身边的事,说身边的人,用艺术的手法来表现大学生活,“永远的黄丝带”“超级大学生”……观众都说,即使看一百遍也能笑得肚子疼,即使看一百遍也能落下泪来。

    在文艺的熏陶之下,这群理工科学生走到哪都是欢声笑语一片。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快乐和幸福,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也找到了一群像自己又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

出镜高校:西北师范大学

循着百年艺术底蕴前行

    ■通讯员 来鑫华

    “我们带给大家的是自编自导的话剧《陶行知》和《趁我们还未忘记》。”这是日前在甘肃省大剧院大学生戏剧社成立仪式上,西北师大学生编剧、导演孙千皓向观众介绍的参演剧目。

    “《趁我们还未忘记》是一部校园剧,主要表达毕业生对菁菁校园和浪漫青春的热爱与眷恋。10名演员大多是来自历史文化学院、商学院、传媒学院等专业的学生。”孙千皓说。

    马上就要面向全省巡演了,他们希望通过这部剧,在唤起观众青春记忆的同时,喜欢上话剧这种艺术形式。“早在上世纪40年代,在我校任教的北京人艺创始人焦菊隐先生,他们排练的话剧就曾引领兰州风尚。孙千皓和他的同学,正循着百年师大丰厚的艺术底蕴一路前行。

    西北师大舞蹈学院2011级的19名学生前几日刚从甘肃省通渭县实习回来。“整整8周时间,我和张敏、赵星怡除在平襄中学授课外,最大的成果就是让改编的集体舞‘小苹果’成为全校的课间操。”实习生高媛百慧说。

    她们利用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给全校26个班分别排练,往往就错过了食堂简单的晚餐。大饼加榨菜,就是这些姑娘8周里的非正常晚餐。

    通渭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但乡镇中小学生的“大课间”一直没有做起来。在6个中小学和幼儿园实习期间,她们让这些学校的“大课间”动了起来,继而辐射到了全县。

    早在9年前,西北师大就把“情趣高雅”作为培养具有未来教育家潜质的优秀师资的基本要求写入了《教师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中,并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构建并实践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理论研究”三个层面良性互动的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以大学生艺术团为代表的众多学生社团逐渐成立,诞生了“丁香花开”诗歌节、“木铎剧苑”学生情景剧等品牌化的校园艺术活动。

出镜高校:常熟理工学院

千年吴歌醉了山水再醉人

    ■通讯员 王任

    江南五月天,碧波东湖滨。日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常熟白茆山歌手陆瑞英,吴江芦墟山歌手杨文英双双亮相常熟理工学院湖畔音乐厅。这两位从田埂上一直唱到中南海的民歌手,自前年起,每年带着新作品,为大学生展现吴歌风采。吴歌,是环太湖流域(吴地)劳动人民在传统劳作、生活中经常演唱的民歌,三千年来传唱不绝。

    “醉了山水再醉人,结芦吹笛到曦晨”,如今的常熟理工学院涌现了一批吴歌迷。该校人文学院音乐系大三的土家族小伙田中,在入学前迷恋网络游戏音乐的创作,“进入学校后,王小龙老师把我带进吴地音乐天地,从而告别了模仿“仙剑奇侠”的游戏背景音乐,开始探索一种既有时代感又有古韵的音乐,毕竟中国人骨子里更亲近和谐的古音”。田中坦言,陆瑞英老师的白茆山歌调给了他创作灵感,他那首爆红网络的古乐“勿扰岁月长”,就带着吴歌韵味,他也因此被著名原创音乐团队“莫名其妙”相中。

    同样得益于吴歌熏陶的外国语学院学生钱涵,策划了一系列介绍中国名城古都的古风歌曲。其中一首“姑苏城”,52句歌词,配上截取的昆曲原声和著名二胡演奏家贾鹏芳老师的纯音乐“春景”,韵味十足,在原创音乐基地网上短时间就获30余万次点击量,被誉为“歌中有画,画中有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常熟理工学院依托吴地丰富的音乐资源开展艺术教育,让学生在艺术的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来校讲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莱·索因卡也为常理工学子点赞:“你们富有朝气,又拥有这个时代难得的平和与宁静。”

出镜高校:厦门大学

“有戏”精彩连台看

    ■通讯员 赖炜芳

    李雷与韩梅梅,这些承载80后特殊回忆的初中英语课本主角,如今被搬上了厦大舞台。日前,厦门大学2011级研究生毕业大戏《李雷和韩梅梅》公开首演,熟悉的名字、陌生的面孔、全新的故事,一场话剧再次勾起台下观众的青春记忆。

    一场葬礼使多年未见的高中同学李雷、韩梅梅、林涛和魏华重新聚到了一起,一同追忆起过往的点滴。话剧以幽默、轻松的口吻讲述了几个80后的成长经历。该剧导演、2011级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杜震宇说,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部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

    话剧“李雷和韩梅梅”的火爆上演仅仅是厦门大学2015“中文有戏”演出季的一个缩影。从5月10日“南强雅韵·相声专场”拉开帷幕到5月30日毕业大戏原创话剧《价值连城》精彩收官,相声、古琴、话剧、戏曲、影视场场有“戏”,连演20天。大部分节目都是全校不同院系专业师生合作完成,自编、自导、自演。也有“厦门小火柴剧社”女性主义话剧《独·白》、厦门理工学院原创话剧《陪楼》的热情加盟。

    集中演出带来的轰动效应从校内延伸到了社会,吸引众多戏迷前来看戏、赏戏、评戏。“今天你看戏了吗”成为这段时间厦大的流行问候语。不少教师在观看演出时甚至为演出季传达出的坚持、真诚、质朴而感动落泪。

    而对杜震宇而言,“中文有戏”的平台,不仅让演过不少话剧的他以导演身份,献上毕业之作,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话剧,他结交了一帮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为着共同目标努力。正如话剧“李雷和韩梅梅”所要传递的主题,时间像贼一样,偷走一切,如果想做什么,就要放手去做。

出镜高校:湖南工业大学

植根于微电影的青春梦想

    ■通讯员 罗咸辉

    “知道DIY(自制)蛋糕,DIY手工,没想到,微电影也可以DIY。湖南工业大学文新学院大二学生肖婷看完大学生艺术节的微电影展播,直呼“涨知识”。

    和肖婷一样深感震撼的微电影迷还有很多。该校机械学院的刘特溢也是视频制作爱好者。去年暑假立志拍摄以传承和保护湘西吊脚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微电影,为之忙碌了一暑假,后又因种种原因而搁浅。他说,以前一直有好电影是钱砸出来的认识误区,这次DIY出来的微电影展让他找回了重拍的信心。

    而该校优秀校友、知名编剧胡永红携着获奖作品“我的影子在奔跑”返校,成了此次微电影节上最亮的一笔。

    “我的影子在奔跑”讲述的是爱斯伯格患者修直的成长故事。它的成本很低,但却因题材的独特和语言的鲜活,问鼎了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我们就是要以这些优秀电影的展播,引导学生注重电影的创作元素,树立正确的艺术观。艺术没有大小之分,重在创意和实践”。校电影指导协会指导老师钟云飞说。

    本次微电影展主题丰富,既有高大上的获奖作品,如文新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2012级研究生李佳龙编导的“纸风筝”,该片入围了2014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展播单元短片提名奖,引来粉丝无数,也有爱好者精心DIY的草根之作。

    最佳影片“舞梦”提供了一个零成本的范本。它的服装道具都是团队成员亲手DIY出来的。电影协会会长何明松很自豪地介绍。

    “道具制作最难的是收音设备。当时,我们在网上了解价格,发现一套最简易的都在千元以上,大家一致讨论,决定自己做。我们参考了网上的样式,自己到五金店进行焊接,再把话筒装上去,嘿嘿,虽然样式简陋了点,但效果非常棒”。“舞梦”的创作者殷少华,至今回想起来还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另一部受追捧的幽默喜剧“这里,风很大”,为了达到其喜剧效果,其中有几处用到了汉服。向汉服社借样服,请服装学院的学生配色,跑市场买布,找老师借缝纫机,一针一线缝制腰封等,一件衣服整整折腾了近一个月。尽管很苦,但学生却乐此不疲。因为梦想一旦植根,就不会因困难而畏惧。

出镜高校:苏州大学

滋养中外学生的翰墨文化

    ■通讯员 姚臻

    每周二下午,苏大学生袁子凯和舍友都会欣然前往校园内的一座民国建筑,聆听“书法与生活相关性”的系列讲座。在那里,大师精讲、学生勤学,轻松交流的互动形式,令课堂氛围充满书法艺术的活跃因子。

    “起初就想提升理工男的文化素养,没想到学书法,不仅长了见识,还拓宽了学术视野。”从“门外汉”到“排头兵”的袁子凯说,很多次回宿舍的路上,他和舍友还会兴奋地继续讨论教师讲授的经典内容,“这样的形式不枯燥,我们学起来还挺带劲。”

    书法课不教书写技术,而是讲授书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许多听课学生因此眼前一亮。“不枯燥、没有教条,从我们身边的实际出发。正如书法艺术可以帮大学生形成中正平和的人生处世态度”。袁子凯印象最深的是“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老教授学养深厚,将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各个层面抽丝剥茧般举例讲解,轻松活泼地把每个时代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紧密联系,详细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嬗变。 

    在学校公选课系统中,这门传统文化讲座课程受到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甚至留学生的热情追捧。“在欧洲,学中国字是时尚。来到中国学习,才明白书法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留学生蒂姆来自法国,他坚持上了一学期的书法课。谈到“书法与太极拳”课时,他笑称:“原来书法对养生也很有帮助,以后我要多加练习。”虽然还没练出很像样的字体,但蒂姆表示已经迷恋上这门中国传统艺术。

    “从书法角度入手传播中国文化,就是想通过实践,增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亲近感。”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中心主任逢成华表示。为此,工作坊常年设有“中国手工艺作坊”“中外大学生伙伴计划工作站”多个品牌项目。剪纸、茶道、弹古筝等,工作坊用各式国粹“宴请”大学生,共品传统文化“大餐”。

出镜高校: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不是医学院的独角戏

    ■通讯员 王迪新 杨敬然

    白大衣、护士帽、解剖剪似乎成了医学生的“标配形象”,在日复一日的针管与药水的环境中,医学生何以获得职业生命的丰美?在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5月鲜花与艺术的海洋中,变化正在有趣地发生。

    忙乱的脚步,嘈杂的喊声,电视中的急救场景冰冷而残酷。这样的冰冷可以用温暖诠释吗?400多人的礼仪护士,雪白的护士服,精巧的燕尾帽,急救中的“心肺复苏术”在舞蹈中演绎得韵律盎然,生命活力流动;手工社社员的“小巧手”把解剖功法和手术缝合术巧妙运用到作品中,制作出创意丝网花、DNA标识等;舞蹈社社员将传统医技与现代文化结合,用“养生功法”传递着健康与爱。

    在一场场有关医学行为艺术的诠释中,个体职业情感在爱与生命的感悟中一次次升华。

    有了艺术,医学教育不再冰冷而机械。专业与艺术在课堂中碰撞、融合。组胚课上,学生用一个个千姿百态、枯燥难记的细胞形态勾勒出一幅幅令人惊奇的“联想画”。“生命会心”协会会员成为生命教育课的参与者、组织者和评教者,一起探讨生命的“春夏秋冬”。该协会首任会长李海瑞至今怀念画生涯彩虹图、体验老年的“生命在场”的活动。“每个会员离开母校时,都会种一棵云杉树,生命之树、并定下十年之约。”

    有了艺术,医学求学之路有了感性的陪伴而不再孤单。中医专业学生王振宇刚入学就被“艺术节”所吸引,加入了学校乐队。父母很不解:“中医大夫玩什么音乐,有时间不如背典籍、习古法。”他没有解释,埋头寻找中医和音乐的共通之处。现在,他是班长,也是乐队队长,原创歌曲10余首,乐队的每一次演出都乐翻校园。“要输就输给追求,这是属于我们的青春嘉年华。”这是乐队的座右铭。

    “学校艺术节开展至今已10年,涵盖书法与绘画、手工作品创意大赛等近百个大小活动。”该校团委书记刘力为介绍道。

    “通过艺术教育培育医学生的全人思维,深刻感悟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培养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艺术节对医学实践的有益探索。”该校校长张湘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