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明平 吴奕
近日,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科技成果与民营企业来了场亲密的“约会”,200多名民营企业家来到了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在展示的140个科技成果中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这项活动由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和镇江市工商局主办,当场就有7家企业签约抢订了8项科研成果,多个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双管齐下,一方面服务传统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助力新兴产业培育。“发挥学科优势,以科技创新助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一个省属高校应尽的职责。”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范明说。
科学研究,可以定制
被称为“中国果蔬脱水加工第一县”的兴化,有着100多家脱水蔬菜企业,产品远销国外。然而,在这些企业中,蔬菜的杀青和杀菌全靠热水烫煮,技术含量低,同质竞争严重。
经济运行压力增大,寻找新的发展方式成为了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常态。兴化市科技部门和企业开出了提升脱水蔬菜产业科技含量的“订单”,向高校寻求智力支持。
“接单”的是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食品学院教授马海乐。他提出运用红外线技术取代热水焯烫这种落后传统的生产方式,“例如胡箩卜,用红外线技术杀青,既保证了胡箩卜鲜艳的色泽,又防止了胡萝卜素这类水溶性营养成分的流失”。
如今,一条长8米的蔬菜红外线杀青生产线已经在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食品学院建成。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也与兴化企业共同申报了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学教师搞科研不能飘在云端,专利转让了、项目产业化了,研究成果才算真正落了地。”马海乐说。
对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倪良而言,暑假在塔里木油田的经历十分难忘。每天顶着高温驱车赶往不同的油田联合站取样做实验,是为了突破油田破乳剂分离效率不佳的难题。这个任务的发布方正是句容市宁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倪良的“油田化学品”研究团队和句容宁武公司联合攻关,五年来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1项,提供40余个品种的破乳剂样品,宁武公司的油田破乳剂年销售量也将近翻了一番。
“高校服务社会,首先要接地气,能解决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校长袁寿其介绍,政府最需要、企业最迫切、百姓最欢迎,正是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农业”,衷情不改
很多人并不了解,农业用水占到了我国总用水量的60%。制造一种既节约水又低能耗的轻便型灌溉装备,是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流体中心施卫东、李红科研团队十余年来的攻关重点。
施卫东表示,灌溉装备功能单一、能耗高、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等,是泵行业的老大难问题。项目组形成了低能耗多功能节水灌溉装备理论与设计方法,研制出20余种新型机组及产品,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现在,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这一研究成果已被节水灌溉行业普遍采用,广泛应用于农田、园林、设施农业等领域,辐射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面积超过1000万亩。系列产品已被行业主要骨干企业批量生产,市场占有率达55%以上。
依托农机“起家”、工科特色鲜明,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涵盖农业机械、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产品加工、农用动力、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农业生物环境与农村能源、农机先进制造等在内的“大农业工程”学科群,也成为目前我国从事该学科领域科研、教学人员最多的高校。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了跨学科、跨学院、跨单位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为全国唯一以“工程化农业”为特色,以现代农业装备、农村人力资本、乡村发展和社会保障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家级新农村研究院。
“创”浪潮,涌动校园
每周的一半时间,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计算机学院教师盛平都要赶往位于镇江市檀山路的江大科茂信息系统公司,这是他除了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外的另一个上班地点。在那里,他还有一个身份——科茂有限公司董事长。
盛平能当上创客,主要依托于他研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领域。从2010年起,科茂公司与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合作,,针对设施园艺、大田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的智能应用开发了一系列产品。
既要搞实业,又要作研究、带学生,盛平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6个小时。不过有件事情让他非常骄傲,就是他研究成果的50%都实现了转化,“做企业,就有了市场的眼光。市场缺什么,就有针对性地研发什么,研究成果也就有了落脚的地方”。
近年来,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建立开放式服务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移,孵化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底,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镇江工程技术研究院正式启动建设,利用学校在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相关技术创办企业20余家,多家企业正在酝酿“上市”。
“与学科发展前沿相衔接,与区域经济社会战略需求相衔接,与企业创新体系相衔接,科技工作就能上顶到天,下立到地。”范明如是说。
《中国科学报》 (2015-10-15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