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往年一样,教育依然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领域。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记者对部分江苏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进行了采访。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社会紧缺人才培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儿科医生的培养”。作为医改资深专家,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表示,国内儿科医生的缺口一直很大,随着去年年底“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儿科医生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因而,加大对儿科医生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收入低、压力大、风险高,是造成儿科医生匮乏的主要原因。”针对目前很多医学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当儿科医生的现象,熊思东建议国家给儿科医生一些特殊的关照,各类保险需要对儿科医生以及治疗儿科疾病给予更多的支持。
不仅是儿科医生,随着社会转型和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向都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提出,目前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视新一代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把发展5G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等,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这方面的人才也要加快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教科室主任朱善萍提出,现在要努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及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素养,为未来提供智力人才储备。“这些年国家在教育的两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都逐步加大了投入和扶持,但是有些忽略了高中教育的重要性。”朱善萍建议在全国的普通高中推广“STEM+”课程,打破原有的高中单一课程教授体系,实现跨学科融合、拓展和竞升。“在大学前就着力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与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无缝对接。”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未来5年我国要迈进人力资源强国,必须要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教育,健全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支持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探索,实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十三五’时期,我国博士生教育就是要按照‘存量调结构,增量促发展’的思路,深化博士生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全国人大代表、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校长袁寿其经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博士生的教育规模以及每年2%左右的增长幅度,仅高校专任教师对博士学位的要求都难以满足,更不要说国家和社会其他领域的需求了。他认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应保持与国家经济同速增长,即7%左右的增幅。因此,他建议国家一方面适度扩大中西部地区高校博士生教育规模,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委托东部地区高校为中西部地区定向培养博士生的力度;同时,全面优化教育结构,优先考虑国家战略需要重点建设的领域(学科),对ESI学科排名好、全国学科评估进步快以及具备冲击“双一流”实力的高校和学科,在博士生招生指标上给予较大幅度的支持和倾斜。
在讨论高等教育发展时,“教育供给侧”一度成为热词。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凤阳提出,要通过改革高等教育的“供给”,在专业调整、人才培养与市场挂钩上发力。“中国提出‘制造业2025’需要最好的蓝领工人。”张凤阳表示,目前正在筹划的高校评估机制改革,在上海率先试验多元化评估,把高校分类型评估,就是希望通过这一手段慢慢扭转高校的办学方向与专业结构。他建议高等教育要去产能调结构,对接市场需求,培养高端制造业需要的人才。
直面教育热点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随着家长们对孩子艺术兴趣培养的不断重视,艺术教育市场也变得越来越火。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在调研时发现,某地三分之二的艺术教育在民办机构和个人家教手中,公办教育机构仅占三分之一。他认为,加强对社会艺术机构的监管非常必要,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艺术教育市场的监管,严格审核考级机构资质,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认定,逐步在社会教育机构全行业推行师资认定制度。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父母们不要忘记自己的家庭责任,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忽视。”全国政协委员盛小云目前是苏州评弹学校的副校长,她在今年新学期开学典礼上,从一个不经意的提问中意外发现现在不少学生竟然认为没必要给长辈拜年。盛小云表示,文艺界有一句话叫“学艺先学做人”,做人就要讲究“规矩”,但是道德礼仪、尊敬师长等这些优良传统在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身上已经看不到了,“这些‘规矩’的传授不能单纯依靠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家庭的传承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
近年来,随着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人数的增加,流入地区的教育资源日益紧张。怎样让这些孩子同样享有高质量的教育,牵动着代表委员们的心。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宋永忠建议,当前要按比例分级承担公共教育经费,大力支持流入地建设公办学校,并投入其他教育资源,同时实施“流动编制”教师聘用改革,支持流入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根据办学需要,招聘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师资作为“流动编制”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享受同等福利保障。“我们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委托社会机构管理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民办机构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升公办教育的社会开放度,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教育服务。”宋永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