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科学报:用有趣和有用把学生留在课堂

发布时间:2018-10-09 浏览量:

“这是我享受到的最高荣誉,对老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得了什么奖,而是你在学生中的口碑。”

评教成绩97.8分,连续两年高票当选校“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潘雨青如是说。和潘雨青交谈,能感受到他是个低调温和的人,他说,“每一件事,都尽量做得完美”。

实现完美主义当然很难,追求完美的态度,也许是潘雨青获得大学生青睐的真正原因。

教有传承

潘雨青是一名“老江大”,1993年考入当时的江苏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大学时代,最让潘雨青难忘的就是教授王来生的先进事迹。王来生是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计算机学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王老师放弃了在日本定居的优厚条件,勤奋忘我地投入教育科研事业。长期带病工作、积劳成疾,病情严重之际依然向医生请假,他说,‘为了学科建设,拼了老命也要去开会’。”这样一位蒋筑英式的优秀知识分子,在潘雨青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留校工作后,和老教授共事,潘雨青也时刻被他们感染着。和老教师宋顺林同上一门计算机导论课时,潘雨青发现,宋老师每次出考卷的时候对选择题的括号该留几个空格、题目定义为简答题还是解答题,他都要仔细斟酌,力求试卷表达的准确性;时任院长陈天滋,工作繁忙,却依然提前将试卷和答题纸一份份折叠整齐,方便考场上发放……

这种乐于奉献、认真严谨的精神在潘雨青身上也有着生动体现。他逐字逐句修改学生论文,添加不同的批注帮助学生理解;指导学生编写程序,不仅仅要求正确,而且对程序的命名规则、排列、注释等规范性有严格要求。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过程中,这些细致的培养工作都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

因材施教

2017年毕业的池帮强是江大学生中的“技术大牛”,三年级时就被全球顶级投资银行——香港高盛集团提前录取。

说起池帮强,潘雨青印象极为深刻,“大一刚上课,他就来申请课程免听,我给他出了两道试题”。看到池帮强对知识点掌握得很好,潘雨青爽快地同意免听,只要求其上交作业和参加考试。而后,潘雨青带着池帮强参加省级大创项目、横向项目,参加全国、省级竞赛,挖掘培养池帮强的创新能力。

因材施教,正是潘雨青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在他看来,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相同的,都需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具体到教书育人上,就是要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给学生一个自我生长的空间”。

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潘雨青会根据各个阶段的学生特点和兴趣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一新生习惯于应试教育,他在做好课堂教学、认真批改作业的同时,借鉴高中教学方法,撰写提纲和问答形式的学案发给学生,引导其自学;大三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更愿意自己动手做,他认为“讲完再做,不如边做边讲、边讲边做”,他尝试“讲做一体化”教学,把实验室搬进了课堂,上演了翻转课堂“变形记”;研究生更喜欢接触新知识、新思路,一个新名词就可能是一颗种子,他就在课堂中不断更新内容,将新的技术发展引入课堂。

主动施教

“徐玉玉电信诈骗案中,个人信息的泄露说明程序员的专业能力不扎实,在系统开发时没有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大家都爱吐槽的12306购票验证码,从技术层面来说,是为了防止有人写程序自动抢票,保证购票的公平性。”……

这些是潘雨青从专业视角出发对社会事件的不同解读,“大学教学本质上是一种高级知识活动,要通过有趣又有用的专业性、思想性,把大学生的注意力留在课堂”。他认为,有趣就是教师要把教学设计成一门艺术,用心钻研,有用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上的课在后续课程中有用,读研有用、工作有用。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水平和动手能力。有的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程序的结果正确就行。潘雨青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现代的慕课、微课等教学手段来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由此,程序设计课程的不及格率由26%降低到7%,基础知识错误率明显降低。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显著提高,不少用人单位反馈,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用培训就能直接上岗。

潘雨青每教一个班,都会加入班级群。别看他平时对学生都是笑呵呵的,一次在群里看到学生用语不文明,第二天的课堂上潘雨青唯一一次向学生发了火,强调无论是现实空间还是网络空间都应保持文明、遵守道德规范。

“选择了当老师,其实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我们要尽到教师的责任,并且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书育人过程中。”潘雨青说。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年10月9日 第6版

文章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10/339669.shtm?id=339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