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科学报:创新机制迎来产学研春天

发布时间:2017-11-21 浏览量:

“前面的老师,往里头挪一挪。”

11月10日,在江苏镇江一宾馆大厅报到处,人头攒动的场面持续了一整天。原本预计参会人数为500多人的一场会议,实际到会却有700多人。一时间就连宾馆住宿也跟着“紧张”起来。

是什么样的会议吸引了国内外同行纷纷前来?原来是“2017中国(镇江)先进流体工程装备技术转移大会”在这里举行。会议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再是单纯的学术讨论,同期还进行技术转移。企业人士的加入让队伍变得庞大。

而要论起大会的魅力,就不得不提大会的主办方之一 ——依托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立的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创新模式带来飞跃

2014年,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倡导成立了产业技术研究院,解决高校到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而在首轮选出的省内14个预备所中,中心位列名单之中。

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不仅得益于中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工程中心,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前期产学研做得出色。用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寿其的一句话说就是:“凡是有流动的地方都有流体装备工作。”

南水北调工程各枢纽站有他们的水泵样机,航母上给飞机加油的航空煤油泵有他们的技术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但有他们开发的水泵,得益于学科优势,“一带一路”来华专项还有来自沿线的29名全额奖学金留学生……

实际上,把“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升级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流体工程装备技术所”,并不是名称上改几个字那么简单。

科技成果转化是个难解的问题。大学教授满足于完成工作量,对成果转化缺乏热情;企业需要现成的成品,但成果到产品还须中试过程。

袁寿其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中心与科研院所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仅转化自身产品,还把国内外本行业的优秀成果通过平台二次开发、转化,转移到所需企业当中。

“这就像买衣服,逛一个超市与逛一座商场,后者挑选的余地更大,一个平台就能打包解决所有问题。”袁寿其打了个比方,而这也是举办此次大会的初衷之一。

模式创新带来产学研飞跃。尽管成为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分所时间不长,但中心已经取得超出预期的成效。“高效离心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项目、“新型低能耗多功能节水灌溉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分别荣获2014年、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流体中心开发产品或技术在江苏省市场占有率达70%。

兼顾利益促中心发展

之所以能打通企业与高校的桥梁,得到双方的共同赞誉,中心有其自身的独到之处。

在采访中,让各方受益是记者听到最多的声音。

江苏振华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勇告诉记者,在中心的技术支持下,他们成长为国内舰船用泵最大的企业,拿到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为军民融合技术方面的典型民营企业。“企业的发展与中心的支撑分不开。除了技术支持,中心给予的还有人才输送、人才培训,定点常驻服务。”

而对于教师而言,中心既享受大学政策,成果认定、教师考核都算在内,还提供包括经费、政策支持的配套奖励;既营造氛围帮助教师实现成果转化,又给临退休教师发挥余热创建平台。

教师们普遍关心的考核问题,在这里也得到了妥善解决。据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建平介绍,中心采用团队考核机制,从大团队到小团队,相当于考核小团队。“如果只考核个人就相当于计工分,不利于团队学科建设。成果申报、获奖有大小年,必须宽容互补,不能一是一、二是二。”此外,除了学校奖励,中心也会根据行业标准给予个人奖励。

“按团队考核的好处在于,既不会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儿,也不会出现干得少的一点儿也没有,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袁建平说。

把国际资源搬到中国来

作为国内最好的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里的学生并不是埋头苦研的“鸵鸟”。你也许想象不到,有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考了6次托福,6次中心都给予全额报销考试费。

这一听起来有点“任性”的行为,在中心却是常态。中心不仅全额报销托福、雅思考试费,还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师生出国或招收留学生。学生不掏一分学费、生活费就可以去国外名校进行联合培养,其支助力度在我国高校处于领先地位。

而学生的表现也从未让中心教师失望过。目前中心的两名博士生已经被意大利、德国高校授予博士学位,成为双博士学位获得者,第三名双博士学位获得者正在产生。

在把学生送出去的同时,中心还把外国学生引进来。目前这里已有留学研究生13名,外籍博士后5名,以及美籍华人2名。

而这些成就都得益于袁寿其在本世纪初就倡导的国际化理念。在他看来,“但凡好大学都是国际化程度高的。伴随着中国强大,中国的大学也要强大。如果不能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就读,中国的强大就不可持续,而把世界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培养知华友华人士,中国就是芸芸世界”。

让袁寿其印象深刻的是他所带的第一个加纳博士弗兰克。有一次他去加纳访问,弗兰克和夫人驱车100多公里,专程赶到机场送别,匆匆一面别过后,他心里感慨万千。如今,弗兰克在当地大学里做系主任,不但推荐青年教师来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读博,还和江大青年教师联合出版了中心的第一本英文图书。

吸引国际生源是第一步,下一步是科研合作国际化,目前中心已分别与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搭建联合实验中心。有的联合实验中心直接设在中国,由对方出技术、方案,中方来实施。

袁寿其欣喜地说道:“国家提倡引智引技,我们已经做到了。派出去一名学者,一人受益。如果把平台放在江大,江大师生都可以受益。相当于把国际实验室搬到中国来,把它变为国际流体技术中心。”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7年11月21日 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