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至30日,由团中央等部门主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江苏高校352件作品获奖,其中,在主体赛中获奖116件,在“揭榜挂帅”专项赛中获奖96件,在“红色专项活动”中获奖70件,在“黑科技”专项赛中获奖70件。记者走近部分获奖团队,了解获奖项目背后的故事。
突破技术瓶颈,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社会进入物联网时代,万物互通互联,传统无线通信基带芯片制程瓶颈和传统数字无线通信技术能耗问题逐渐凸显,南京大学获得主体赛特等奖作品“不忘初‘芯’,新信向‘融’——基于存算一体芯片的无线通信系统”针对以上现状,对存算一体原理的通信应用、模拟存算芯片的研发迭代等进行了一系列攻关,提出了基于存算一体芯片的无线通信系统,实验验证了其低能耗、低误码率、高计算能效和兼容多介质通信等优势,并实现了关键存算芯片的全国产化,为未来万物互联时代大量终端设备之间的低功耗无线通信提供了可行且通用的技术途径。
“原本以为钢铁厂‘傻大粗黑’,没想到煤进仓、矿进棚,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生产不见尘,智慧环保监控平台一屏看全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辜荣程从今年2月开始,和8名同学一起,走进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历时200多天,走访调研122人次,深度解码南钢主动转型升级、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调研形成了20万字口述资料,团队在此基础上撰写了5篇论文、3篇咨询报告,总结提炼出5条高质量发展的“南钢经验”,向江苏省和南京市有关部门提出了对策建议并被采纳。南钢集团党委副书记王芳感慨道:“青年学生能够关注传统产业,以他们的视角挖掘南钢、解码南钢,很有意义。”
故障检出率95%以上、经济成本减少30%以上,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获奖项目“轨道车辆传动齿轮箱健康管理‘专家’”,得到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苏州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的连连赞叹。系统以轨道车辆传动齿轮箱动力学模型为基础,通过开发多通道信号采集仪获取齿轮箱状态数据,并研发微弱故障特征提取、智能故障诊断等算法,充分挖掘状态数据中有用信息,最终建成了诊断准确率最高可达98%的轨道车辆传动齿轮箱故障诊断系统,解决了故障诊断中故障样本不均衡、智能诊断难解释、早期微弱故障提取难、神经网络的灾难性遗忘等难题。
“打擂揭榜”,加速成果转化
企业发出“英雄帖”,高校参赛团队“打擂揭榜”,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便是挑战杯“揭榜挂帅”赛道的独特之处。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节粮减损就等同于增产。”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放“芯”粮团队负责人张可欣告诉记者,团队做的工作主要是自主开发高效过程管控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系统,解决产后过程管控能力薄弱等问题。目前,放“芯”粮团队已经与中粮科工、中储粮等企业及国家粮科院达成合作。团队自主研制的可实现陈化霉变早期快速无损诊断的多指标一体化智能快检装备,2021—2023年运用于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9个粮库1800批次以上的粮食快速无损检测。与中粮科工联合开发智能多参量实时联动烘干系统,监测粮食干燥过程水分、成分及外观指标变化,让粮食附加值每斤提高0.02元。
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信良告诉记者,随着空间碎片和飞行器数量的日益增多,太空识别领域急需解决多功能、抗干扰等关键技术难题,锻造一双“火眼金睛”。本次挑战杯“揭榜挂帅”赛道上,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发布的榜题——“基于雷达RCS数据的空间物体智能识别技术研究”,引发了一场科研团队的实力大比拼,5个团队通过现场擂台赛的方式角逐出“擂主”。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的项目最终胜出,成为了五双“火眼金睛”中“识别率”最高的项目。
南理工微电子学院硕士生陈秀向记者展示了一块“塑料板”,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大有乾坤,原来,这是一块集7种宽频功能于一体的电磁超材料。“挑战杯”赛事上,针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发榜的赛题“多功能电磁超材料技术研究”,来自南京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团队获得特等奖。陈秀介绍,“多功能电磁超材料技术研究”针对电磁波在频域、空域、极化域、能量域下的多域调控,涉及电磁场、电磁功能结构、复合材料、智能调控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时下比较热门的隐身材料,就涉及了多功能电磁超材料领域的问题。
关注社会民生,勇担时代之责
记者了解到,不少高校获奖作品目光向下,聚焦社会民生。河海大学荣获全国特等奖项目——“易地重生:跨县搬迁移民返贫风险防范研究——基于全国最大跨县搬迁安置区的调查”,基于全国最大跨县搬迁安置区——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3个阶段的动态调查,聚焦跨县搬迁安置区返贫风险防范这一议题,系统回答防什么、谁来防、如何防的问题,并针对安置区仍存在返贫风险的4个方面问题提出优化路径,为大型搬迁安置区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效衔接提供对策建议。
在比赛中,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参赛项目“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19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地调查与研究”和学前教育学院参赛项目“童归乡野,‘麦’续百年——基于‘彩虹伞’乡村儿童志愿服务团队发展十年的田野调研”以独特视角和深入的调查,成功进入红色专项活动决赛,并斩获国家级特等奖。
从关注人本身的角度出发,用创新发明提高社会共融性。南京艺术学院项目“O-GLOVE——手语翻译智能手套”荣获“星系级”作品。团队指导教师陈光曦介绍,团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听障人士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困难,久而久之容易与社会产生疏离感。对此,设计团队开始思考为“手语族”人士设计一款可实时转化手语和口语的可穿戴设备,帮助听障人士获得更通畅便捷的沟通体验,提升生活信心。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2023年11月13日 2版
文章链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311/13/node_2.html#content_126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