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江苏教育报:思政工作“朋友圈” 拓出育人新境界

发布时间:2017-09-08 浏览量:

日前,一段名叫“李老师,我们想让全世界知道我们爱您!”的视频在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师生的微信朋友圈得到众多转发和点赞,尤其是温暖了刚入校的大一新生们。该视频是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管理学院信息1302班毕业生自制的感恩短片,25名学生、25段个性表白,只为感谢陪伴他们4年的该院信息系教师李雯。“4年来,李老师就像亲妈一样带着我们成长,她是学业导师,也是人生导师。”视频发起人黄佩佩说。

  李雯是管理学院信息1302班全班学生的学业导师。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精心打造了由学业导师、辅导员、退休教师组成的工作队伍,三股有生力量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覆盖学生的政治思想、理想信念、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实现思政工作“沉底盖边”,教育人、引导人的同时,也关心人、帮助人,有效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紧密结合。

  从2010年开始,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全面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专业教师全方位参与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已聘任1200余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学校规定,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必须有一年以上担任学业导师的经历。

  “一名优秀的学业导师,要成为大学生学业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更要在学业指导的过程中成为学生的思想向导、政治向导、成长向导。”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副校长李洪波说。“博士+本科生”的穿越模式、“1+N”的团队模式、“高+低”的纵贯模式……在学业导师指导模式的多重探索下,专业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匆匆过客,而是和学生建立了亲密联系,让专业课多了“思政味”。

  在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操场上,思政教育每天都会上演。该校理学院辅导员贡崇颖每天带着大学生一圈圈地遛弯,聊学习,谈人生。“在操场上,学生比较放松,容易说出心里话,不像在办公室有种‘你是老师我是学生’的生分感。”贡崇颖谈得最多的对象是“三困”学生。正是在这个操场上,她打消了多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的思想顾虑,鼓励他们出国深造。2017年,该院已有3名贫困生受学校资助赴国外学习。“只要有梦想,我就会拼尽全力帮助他们实现。”贡崇颖说。

  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的勤务兵,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更是日常思政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通过“选配聘用、教育培养、教学研究、考核评价、职业发展”五制并举,深入开展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力量。

  目前,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130多名专职辅导员中已有65名辅导员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47名辅导员具备“职业指导师”资格。近6年,80余人次优秀辅导员被选拔攻读博士学位、挂职锻炼、到国外学习考察。学校还每年设立50万元大学生思政教育专项科研基金,已立项资助136项专项课题,辅导员年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

  “刚迈入大学,就上了生动的一课,老教师的演唱让我们重温了那段难忘的历史,督促我们坚定信仰,永远保持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二学生葛江云还记得,在入学迎新晚会上,获得掌声最多最热烈的不是街舞表演,不是流行歌曲,而是演唱红色歌曲的银发合唱团。“在很多次活动中听爷爷奶奶唱歌,不但是高雅艺术的享受,更是令人奋进的号角。”毕业生岳亚妹说。

  6年里,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退休教师组成的业余合唱团,在学校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奖助学金颁奖典礼等各类大学生活动中演出80余场,大学生受众6万余名。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关工委书记金树德认为,利用红色经典歌曲,可以灵活、巧妙地教育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演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是希望大学生以雷锋为榜样争做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演唱《歌唱祖国》《南泥湾》是要告诉大学生不能遗忘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永远跟党走》是引导学生们爱党爱国”。

  退休教师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财富,搭建了关爱谈心屋、就业服务、孤儿帮扶、成长导师等26个工作平台,主动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学校也获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其中,由退休教授担任导师的“菁英学校”强化班抓住“关键少数”,通过“爷爷教授”与优秀大学生结对等方式,培养了1800多名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92.4%的学员表示经过“菁英学校”为期1年的学习,思想和能力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我们的‘朋友圈’。”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袁寿其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好不好,关键看亲和力够不够、针对性强不强。学生的需求在哪里,我们就把队伍建在哪里,把引导放在哪里,把服务做在哪里,这样的思政工作才能让大学生真心喜欢并终身受益。”

(本报通讯员 吴奕)

文章链接:http://jsenews.jschina.com.cn/news/gx/201709/t20170908_4626027.shtml

文章来源:《江苏教育报》2017年9月8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