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教育报:“凡人善举”树立校园新风尚

发布时间:2017-04-17 浏览量:

  “捐献造血干细胞,我失去的微不足道,对患者来说却是生的希望。”近日,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三学生吴忆杨在南京为一名血液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22岁的吴忆杨是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也是迄今为止镇江市最年轻的捐献者。

  爱心天使陈静、百万善翁邵仲义、骆焱服务小分队……近年来,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在雷锋精神的哺育和激励下,涌现一批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先进典型,成为该校校园的“最美”担当。

  大爱精神蔚然成风

  “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一格电,我愿意做你的充电器。”为了罹患白血病的同窗好友丁玉兰,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03级学生陈静抱着募捐箱走遍镇江的大街小巷,筹集了20多万元医疗费。一年后,陈静也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为了拯救这位“爱心天使”,在全国刮起爱心接力的浪潮,从网络到现实的爱心救助善款短短一个月时间达到了70万元。

  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退休教工邵仲义情系贫困学子,生前捐助50万元设立“爱生助学金”,死后又捐献遗体,近60万存款全部捐助贫困学生。

  不同的人物,同样的选择,江大的学生、教师完成了美德善行的一次次接力。“一所好的大学,不仅要有大师、大楼,还要有大爱。”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袁寿其介绍,在“自强厚德,实干求真”的江大精神引领下,学校着力营造富有爱心与责任的校园环境,大力培养师生爱的情怀、爱的品格、爱的气质,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大爱江大”校园文化品牌。

  每年9月开学季和五四青年节,以陈静的事迹改编的舞台剧《永远的黄丝带》都会在江大校园公演,受邵仲义老人资助的贫困大学生组成以邵仲义命名的志愿服务团队和支教团队,让大爱人物的爱心精神在校园中延续,感染更多95后大学生践行大爱精神。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金丽馥介绍,学校每两年就会评选表彰一次“感动江大”典型,引导广大师生见贤思齐,进一步推动“大爱校园”的建设。

  小爱心汇聚大能量

  “不管何时何地,人人都可以是志愿者,小小的善举都可能成为别人心中常驻的温暖。”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团委书记杨道建说,服务微小化、价值却能最大化,学校通过把握青年的细微需求、社会的细微苗头,大力提倡实施微志愿项目,打造了一批志愿服务小微项目群。

  陪空巢老人唠嗑的“叨叨团”、解决留守儿童放学难题的“四点钟学校”、以骆焱命名的“骆焱服务小分队”……学校还组织37支各具特色的志愿者团队与镇江市京口区的37个社区开展结对,一到周末,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就走进社区、走上街头,开展形形色色的志愿服务活动。据统计,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每年有20000余人次参与微志愿服务。

  “等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做名志愿者。”这是绵竹一位孤儿给江大志愿者的留言。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发起“一年一元钱,一生一片天”活动,倡议每位学生一年捐献一元钱,捐助绵竹灾区孤儿,给灾区儿童一片希望。“一元捐”活动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至今已为20名绵竹儿童募捐20余万元。

  奉献成为习惯和追求

  吴忆杨在网络平台全程记录了自己的捐献经历、身体感受、思想变化等,期望让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让更多的人勇敢地往前走一步,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这是我作为一名捐献者的责任和义务”。

  像吴忆杨这样,把奉献当作习惯和追求的江大学生还有很多。今年春节,“大眼睛”支教团队的20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大别山区,发放爱心福袋,共做年夜饭,陪伴留守的孩子度过了一个温暖的春节。至今,包括“大眼睛”在内的公益支教团队在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已有10余支,大学生在寒暑假分赴安徽金寨、宁夏西吉、江苏苏北、贵州毕节等地开展公益支教活动,用爱心温暖贫困地区的孩子。在青海门源支教一年,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赵园园感触很深地说,“勤劳和辛苦不是教科书上的白纸黑字,梦想是否光荣,取决于有多少务实奉献的成分。”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袁寿其说,志愿服务是美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用大爱校园文化打造美丽精神家园,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激励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近几年,欧亚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涌现出以“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中国大学生百炼之星、自强之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学生先进典型。日前,作为唯一一支大学生团队,坚持4年为孤寡老人送去3500份早餐的大学生公益团队“早安镇江”候选“2016感动中国·江苏十大感动人物”,这支年轻团队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也传递了“大爱江大”的满满能量。

  相关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3741.shtm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年04月17日第8版